10月16日,池州学院体育学院“体育康养”微专业开班仪式在体育学院小球馆隆重举行。池州学院教务处处长周恺、体育学院领导班子、微专业班主任、各系部主任、实践中心主任、微专业教师、微专业全体学生出席此次开班仪式,开班仪式由体育学院副院长毕存箭主持。

开班仪式上,周恺对学校“微专业”建设做了介绍,池州学院微专业建设是全省微专业建设的先行者,目前全校有9个学院共计获批12个微专业。周恺对学生提出希望,第一,让“大健康”理念成为专业自觉。希望大家把课堂知识转化为对生命的敬畏与对健康的守护,用科学、专业、人文的态度,做百姓身边的“运动健康师”。第二,让“产教融合”成为学习常态。希望大家珍惜企业导师、行业案例和真实项目,把作业写进康养基地,把论文写在安徽大地上,做到“每一门课都有作品,每一次实践都有成果”。第三,让“终身学习”成为职业信仰。康养产业日新月异,智慧养老、运动康复、数字健康管理层出不穷,唯有保持学习力,才能与产业同频、与时代同步。

体育学院院长林宏牛介绍了开设“体育康养”微专业的意义和宗旨,对首批招收的微专业学生表示祝贺。林宏牛强调“体育康养”微专业建设,归纳为“三因”:一是“因需而生”,安徽省生命健康产业规模已破万亿,大黄山世界级康养旅游目的地急需“懂体育、会评估、能服务”的复合型技术骨干,“体育康养”微专业建设势在必行;二是“因产而教”,课程与岗位对接,师资与技师同堂,课堂与现场互通,优秀方案直接转化为产品并计入毕业学分;三是“因质而胜”,学院出台“三个百分百”标准,力争三年内把“体育康养”建成省级示范微专业,为区域输送千名留得住、用得上、发展好的康养新力量。班主任汪潇恒对微专业学生提出要求:珍惜机遇,主动学习;跨界融合,勇于创新;团结协作,共同进步。2022级休闲体育专业方泽瑜作为学员代表发言。
此次开班标志着体育学院正式启动“微专业+主专业”融合培养新模式,着力培养服务地方产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人才。
撰稿:李晨晓/编辑:陈海燕/审核:汪海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