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审核评估应知应会35】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主要解决什么问题

时间:2025-10-11

新一轮审核评估方案主要解决什么问题?

答:新一轮审核评估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,紧扣上轮评估存在的短板及新时代本科教育要求进行优化改进,聚焦中央和部党组关心、群众关切、社会关注的问题,以钉“钉子”精神推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。

一是高校立德树人不够鲜明的问题。针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“三全育人”格局还未完全形成的问题,把立德树人融入评估全过程,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,强化高校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、五育并举培养时代新人。强化立德树人评价,增设“负面清单”,加强对思政教育成效的审核评估,使立德树人“软目标”变成评估“硬指标”,形成学校评建工作的“硬举措”,强化制度建设,让立德树人基础强起来、指标硬起来、制度实起来。

二是评估分类指导不够的问题。针对上一轮审核评估存在国家尺子过粗、高校自设尺子不清晰的问题,依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建设情况和特点,采用柔性分类法,提供两类四种“评估套餐”、设置可选指标,实施分类评估、精准评估,引导和激励高校各展所长、特色发展。

三是评估刚性不够硬度不强的问题。针对上一轮审核评估结果运用不足、问责机制不健全的情况,加强评估的制度化设计,强化评估整改和结果应用,列出“问题清单”,建立“回头看”督导复查机制和整改问责机制,形成“评价——反馈——改进”的质量闭环。

四是评估负担偏重的问题。针对上一轮审核评估负担偏重的问题,优化评估程序方法,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,实行线上线下评估“一体化”设计,优化评估流程,精简入校评估天数、人数、环节,采信教育部专业认证结论,减少重复评估,切实让评估负担“减下来”。五是评估弹性空间不足的问题。针对上一轮审核评估方式不够灵活、规定动作固化的问题,尊重专家自由裁量权和学校自主选择权,学校根据办学实际自主选择评估类型、自主确定定性定量评价指标;不设置“规定动作”数量,专家自主选择评估方法技术,与学校一起制定“个性化”评估考察方案,综合诊断开方,做到“一校一案”。